從區域分布來看,全球鑄件產能分布并不平衡,發達國家和地區產能占比較大,美國、日本、德國、法國等工業發達國家一直居于全球鑄件產量前十位。下面進行鑄造行業發展分析。
鑄造行業分析表示,我國鑄造企業數量目前約有2.6萬家,數量呈逐年下降趨勢,規模鑄造企業產量集中度不斷提高,其中排位靠前的4500家企業鑄件產量占總產量的70%以上,鑄造企業平均年產量從2010年的1320噸增長至2015年的1754噸,集中度不斷提高。
隨著我國鑄造企業工藝技術、裝備水平的提升,我國鑄件產品質量穩步提高。特別是在汽車、內燃機、機床、發電設備及電力、軌道交通等工業領域,形成了一批質量水平較高的規模化、專業化鑄造企業。關鍵鑄件自主制造能力得到進一步提升,一些鑄件的尺寸精度、表面質量以及內在品質等指標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鑄件出口檔次有較大提高。
近年來,我國規模鑄造企業在新項目建設和技術改造過程中,普遍對鑄造裝備進行了較大的投入。很多企業都采用了高效、節能的熔煉設備,粘土砂自動化造型線、大型自硬樹脂砂生產線、先進鋁合金高/低壓等鑄造設備。
目前少數國內規模鑄造企業的整體裝備水平已與國外工業發達國家水平相當。這些企業憑借先進的工藝技術和裝備,支撐著國內主機和重大技術裝備關鍵鑄件制造,成為汽車、能源(核電、風電、水電、火電)、軌道交通等領域關鍵鑄件國產化自主制造能力的重要力量,并具備了國際市場競爭能力。
鑄造用原輔材料生產專業化程度大幅度提高。我國鑄件生產規模巨大,需要大量的鑄造原輔材料供應和保障。經過多年的快速發展,我國鑄造原輔材料企業專業化程度越來越高,形成了一批鑄造生鐵、鑄造焦炭、鑄造原砂、粘結劑等原輔材料生產基地,部分企業產品具備了國際先進水平,并在國際市場占有一定的份額。
國產鑄造設備和模具的制造水平有顯著提升。適應國內鑄造企業的發展需求,我國鑄造裝備制造水平有了快速發展。通過引進、合作、消化國外先進鑄造裝備以及加大自主研發投入,我國形成一批具備自主研發能力的鑄造裝備制造企業,部分企業具備了國際先進水平,在滿足國內鑄造企業需求的同時,也出口國際市場。以上便是鑄造行業發展分析的所有內容了。